
室温超导——是科技革命,还是惊天骗局?
- 16
这周,“室温超导”一下爆火全球。其若果真实现,对生产力的推动超级巨大——比如可大幅降低输电难度和成本;推动磁悬浮列车大规模普及。并使磁悬浮交通小型化,完全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;以及最重要的,让可控核聚变实现难度大幅降低。总而言之,这是可以打开第四次科技革命大门的突破。也正因为如此,大家报之以极大的关注。云石君的后台也有很多读者发来信息,希望我讲一下这个事情,分析其中真伪。

只不过,这种要求,实在是难为我了。毕竟老读者都知道,云石君不是材料学专业人士,甚至都不是理工出身,你让我直接辨析真伪,我没这个本事——基本上大众媒体和自媒体,也不可能有谁能把这个玩意弄明白(既看不透真假,也很难用通俗易懂的话术,将这个专业验证的过程和理由给普通人讲清楚)。
当然,一般人不懂,材料学的专业人士还是懂的。由于这次这个实验复现的难度极低,基本属于高中水平,所以全球各大科研院校也正蜂拥复制验证。只不过研究的结果嘛,至少到目前为止,还是众说纷纭——有宣称成功的,也有说失败的。而即便是宣称复制成功的那些机构,在公布后也有许多业内人士从专业角度提出质疑。
认为是真的就不说了。对于那些质疑的观点,我大致浏览了一下,有的是直接认为为假;有的则是认为有一定突破,但证明室温超导已经完全实现的条件尚不充分;有的则是认为确实可行,但距离真正落地尚远。
总而言之,目前学界对此还没有形成统一认知。
那么,这事儿就没法说喽?其实也不是。虽然对于室温超导的专业验证还需要一段时间;但有些专业之外的东西,倒是很值得说道说道。
最直接的,就是为什么这次室温超导实验一下爆火全球?当然,你可以说室温超导意义重大,一旦真实现,就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大门打开,当下困扰人类世界的经济增量触顶,人类被迫陷入内卷的困境,会因科技突破带来的生产力跃升而解决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深陷内卷的大众对此关注不足为奇。
话是这么说。但问题是,室温超导,毕竟是一个非常前端的专业技术领域,一直以来也跟大众生活相隔甚远,大幅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范畴。就算你说它实现后会产生多么大的效益,但这个毕竟也只是对未来的推演,眼下尚未发生——而普罗大众通常都只会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兴趣。再加上这事儿还没有定论,到底是真是假,是已经完全突破还只是有所进展都不确定。所以,从传播学角度而言,这类消息通常是不具备大众传播价值的。
但现实是,一项还没有经过广泛验证,更没有在学界达成普遍共识的科技成果,却一下火爆全球舆论场。这只能说明,这事儿背后有推手。
其实这种事儿这两年并不罕见。去年元宇宙就突然爆火。今年早些时候更有chatgpt风靡全球;甚至就是室温超导本身,三月份的时候,美国迪亚斯宣称实现了这项突破,当时也小火了一把,只不过后面,其他团队都没有复现出迪亚斯的实验,这意味着,迪亚斯的论文是有很大水分,已经被证伪,所以没有完全破圈。
这个就有点意思了。无论是元宇宙,还是chatgpt代表的AI,以至于现在的室温超导,这些如果成为现实,都是科技革命级别的突破。这么多科技革命级别的突破,在短短一两年内集中实现,难道人类真的是中了彩票,或者说是人类的科技积累,真的已经在诸多领域同时达到了临界点,所以集中爆发?
这个明显有点夸张了。毕竟科技革命哪有那么容易?一般来说,大家都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最快也还要等个十几二十年。就算推测失误,科技革命提前到现阶段爆发,那也应该是分阶段的,也就是一个阶段出现一个领域的突破,带动某个领域的生产力打爆发,然后过一段时间再爆发下一个。短短一两年内,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、室温超导同时提前实现,这个概率上虽然不能说没有,但概率上绝对比我娶霉霉当老婆要低一百倍!
竞博官网网站而事实也果真如此。元宇宙炒了一阵,大家发现这玩意实在过于粗糙,离大众层面普及还差的十万八千里,所以风头很快过去;chatgpt倒是确实有重大突破,但这个突破,现阶段为止还是停留在信息检索等领域,尚不能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落地——也就是尚不具备推动人类生产力质级跃升的条件,尚不足以带来人类财富的爆发式增长,所以AI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刺激也逐渐到头,相关股票也冲高回落。
而现在,室温超导又来了!三月份美国迪亚斯宣布实现室温超导时,相关股票就冲过一阵,只是因为迪亚斯那玩意实在太糙,很快就被证伪,所以没有在舆论场和金融市场形成爆炸式效应。但这一次韩国实验室的成果,虽然依然没有被证实,但至少到现在为止,明显看上去比迪亚斯要靠谱,所以产生的舆论震动效应,金融效应也大的多。
这么一捋,我们似乎就发现了一些端倪:这些科技革命级的突破,是真是假不好说;就算是真,突破到哪种程度不好说;距离大范围落地变现到底还有多远,那就更不好说,但唯一好说的,就是每一次突破,都会带来巨大的舆论效应,并给摇摇欲坠的全球金融市场续一波命!
这似乎就能理解这些距离大众日常生活甚远,甚至远超普通人认知理解范畴的科技突破,能在短时间内集中爆火出圈,成为舆论场关注焦点的原因了。元宇宙和chatgpt还好说一点,不管元宇宙是否粗糙,也不管chatgpt应用范围是否狭窄,但至少它还有实实在在的成果,能拿出来让大众看到和感知。而室温超导这玩意,韩国实验室仅仅宣布实现了突破,连最起码的学界大范围验证都还没有开始,距离落地更是十万八千里,可就是这样,居然就一夜爆火迅速火遍全球,你说要是没有幕后推手,那才是有鬼了!
为什么要推?这个可以从大、小两个层面来理解:
大的层面,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发展触顶,人类进入残酷内卷——如果不是有恐怖核平衡,三战都已经开打了。而尤其是美国,过度金融化已经产生明显反噬效应,中国的追赶更让美国深觉威胁,而美国政府和幕后的金融资本对此束手无策。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,美国的全球霸权未来恐怕难以保证。
如何保证全球霸权维系?要么压制中国;要么就是科技革命爆发,美国凭借现有的金融优势和科技优势,集中大量资源发展新产业,在下一轮人类生产力大跃进中继续执牛耳。
搞清楚了这一层逻辑,就不难理解现在美国对科技革命的渴望。现在中国在科技上比美国弱,全球资源获取能力也比美国差,所以科技革命现在爆发的话,美国只要内部不出大问题,在下一代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竞争上头,至少一些领域内还是有优势的。而如果再拖个十几二十年,那时候中国短板补齐,国力反超美国,估计就算科技革命爆发,美国面对中国的竞争,恐怕也是力不从心了——甚至,那时候的科技革命,很有可能就会在中国首先爆发。
当然,科技革命是否真的在现阶段爆发,美国资本和美国政府说了不算。但对于有希望的领域,美国政府和资本还是愿意推一把炒一把的。万一是真的,哪怕只是阶段性的突破,离完全突破以及落地普及还有相当距离,但一旦获得舆论关注和资本加持,这类科技研发的进展也会加速——这对美国有利。
那么,万一是假的呢?或者虽然不假,但是只是有限的阶段性突破,距离完全突破和落地变现还有遥远距离,这个对美国来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!
其实不然。就算如此,至少可以炒一波大概念,让资金疯狂流入,给金融市场续上一阵子的命。
这个对现在的美国来说是很重要的。毕竟大家都知道,美国经济和金融现在看似繁荣,但实际上都是空中楼阁。高利率高负债,实体经济却持续颓靡,全靠数据粉饰,对外收割却又迟迟不见效果。这种情况继续下去,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撑不住爆个大的,到那时美联储和白宫都得上天!
这个问题怎么解?没法解!现在降息就是投降,美元信用,乃至世界对美国的信心将严重崩塌。所以只能熬,熬到其他国家撑不住,尤其是中国撑不住。
既然是这么个逻辑,那炒科技革命概念就有了合理依据。元宇宙、AI、室温超导,这些涉及科技革命的领域,只要有一定炒作的条件,都可以拿来炒。反正美国掌控全球舆论,包装炒作手到擒来,粗糙不成熟的——比如元宇宙,可以炒趋势;有一定突破的——比如AI,可以把三分效果吹成十分,通过包装放大,来增强世人对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的信心——相应的也就增加对美国霸权地位以及美元信用的信心。
室温超导同样是这个逻辑——之前美国迪亚斯,背后其实多少也有推手的痕迹,只是迪亚斯那个确实太水,很快就被证伪,所以炒了一阵发现炒不下去,也就偃旗息鼓。而这次的韩国实验室,虽然现在依然真伪未知,但明显技术层面比迪亚斯那个相对更靠谱——至少经得起更多考验,所以这样一个尚在襁褓中的高冷科技研究,一下就在最短的时间内火遍全球。
注意,这里绝不是因此断定韩国实验室的成果是假——它有可能被证伪,但也有可能是真。而更有可能的是:它是一个阶段性突破,在方向上取得了不俗的进展,但即便如此,距离完全实现,乃至于实现后的落地,应该还是有一段距离。
但即便如此,对于炒作来说也足够了。毕竟这玩意太专业太深奥,一般人根本不懂——甚至专业人士,也未必说的清楚它的这种突破,距离产业化落地到底还有多远。而这种模糊性,就给美国资本权力包装炒作提供了极佳的空间——反正舆论话语权在美国手里,它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个模糊地带的炒作,拔高世人预期,进而达到维护金融市场,给美国增信的目的。
这就是室温超导这一次在舆论场突然爆火的逻辑。韩国实验室的室温超导成果是真是假尚未可知,但到现在为止,它已经具备了炒作的条件;而美国那边,继chatgpt带来的AI效应缓释后,又需要这样一个工具,来给自己增信。这种情况下,甭管室温超导全球实验复现的最终结果如何,但至少给岌岌可危的美国金融市场打一剂鸡血,是完全可以的。
综上所述,科技革命到底有没有到来不知道,但这个科技革命的概念,现在正被悬崖边的美国拿来,当做给自己续命的工具。
而这,就是室温超导这一次在舆论场上突然爆火的逻辑。
最后当然,也有很多人私下里有一个担心,担心这次室温超导真要被证实,而且距离产业化落地不远,那不仅中国的特高压技术会作废,更会影响到中国未来在对美博弈中的竞争力。
这个问题嘛,其实要一分为二的看。如果室温超导真的实现,确实特高压技术就算是废了,而且接下来围绕室温超导产业链,中美也会展开疯狂竞争,美国在这场竞争中,也会有先发科技优势和全球资源获取优势。但其实,在另一个层面,中国也有美国拍马难及优势—,足以对美国的这些优势,进行完美对冲,并确保我们在这场新竞赛中,至少不落下风!
那么,中国方面应对科技革命的独门优势是什么?如果室温超导真的被证实,那么接下来中国会做哪些布局?这些布局会如何影响到经济运行,并给深困内卷的我们,带来哪些机遇和变化?关注微信公众号:云石,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。
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349节。喜欢的读者,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:云石,持续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