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蛇年谈蛇:上古时代的尊贵神兽,为何堕落成了妖怪
- 12
今年是乙巳年也就是蛇年,大家互道蛇年快乐时,可能会因为蛇的形象不太好而觉得怪怪的。其实在上古时代,蛇是十分尊贵的神兽,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其地位才下降到今天的样子,其背后也折射出社会阶层和社会观念的变化。
远古的人类认定为神圣的动物,多半有一些他们认为神奇的技能。比如鸟就是因为能飞,被认为能进入天堂,所以以鸟为神兽的部落比比皆是。蛇能在冬眠后醒来,而且还伴随着蜕皮,原始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冬眠,还以为是死而复生,所以蛇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,又因为蛇生活在地表和洞穴,所以也被原始人视为大地生命力的化身——地母。
jbo竟博官网远古时代,农业诞生之前,原始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。采集的东西都是地里生长的,即使生在树上,树也是扎根在土里的,所以原始人认为大地有生育的能力,就像人类女性生育婴儿一样。因为原始人的思维在不同领域中是相互渗透的,他们就认为大地是一个女神的化身。这个女神就是大地之母,在学术著作中也被称为大母神、丰产女神,其代表有古代两河流域的提亚马特、古埃及的伊西丝、古希腊的盖娅、中国的后土等等。而蛇类因为前述特征,在很多民族那里被视为地母的化身。
随着采集的经验日益增加,人们开始总结不同地方在不同时间会生产什么,于是出现了半永久的定居点。人们在果实长成的时间段在当地停留,把果实吃完再迁往另一个地方;人们还发现自己无意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在第二年会长出来,于是人类开始主动播种。两者结合,推动了定居农业的出现。农作物每年从地里生长,采集时代的地母到了农业社会初期,受到了进一步地尊崇。
我们可以从古代文物中找到地母与蛇关联的证据。如日本绳文文化,无论是采集还是农业时代,蛇纹把手始终是其陶器的重要特色。土耳其的哥贝克力山丘是11000多年前的遗迹,是类似于英国巨石阵的大工程,当时还没有农业,狩猎采集者们为了建立这个宗教圣地花费了天量的人工。这里还有啤酒的痕迹,学者认为酿酒以求饮酒通神是农业产生的重要因素,哥贝克力山丘的石柱上也有蛇的雕像。
农业时代之后证据更多,如中国的始祖神伏羲、女娲都是人面蛇身,据《易经·系辞下》易传里的说法,“庖羲氏(即伏羲)之王天下也,作结绳而为网罟,以佃以渔”,伏羲对应的很可能是渔猎时代和农业时代之交的君主。《山海经》中那些耳“珥两蛇”、手“把两蛇”、足“践两蛇”的部落首领,最初被视为农神的化身。原始人认为,象征庄稼的男农神与象征大地的地母交配产生农作物。所以象征农神的部落首领身上缠着很多象征地母的蛇,是为了无时无刻不跟地母交配,用交配产生的性力来促进农作物生长。周代以鼎煮肉类,以簋煮谷物,许多簋的把手上、底座上都有龙纹,而龙的形象与蛇关系密切,所以簋身上的龙纹实际上是把蛇跟谷物联系起来,是上古时代地母、男农神的性力在器物上的呈现;古希腊的先导米诺斯文明中,掌管丰收的女神亚萨萨拉手握两蛇,地母直接掌管农业;埃及法老的王巾上的眼镜蛇头,也与埃及法老以农神身份与地母蛇神的交媾相关。
很多文明认为山是蛇的身体,因为蛇与地母密切相关,所以实际上他们认为山是地母的神体。比如日本三轮山的山神“意富多多尼古命”就宣称祖先是蛇神,并为此而自豪,所以三轮山实际上是蛇神的神体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寻江记》的记载,“羿屠巴蛇于洞庭,其骨若陵,故谓之巴陵”。巴陵又叫巴丘,即今日之岳阳,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巴丘是巴蛇的身体,这巴蛇正是史前地母无疑。江南有许多以姥命名的山,如天姥山、太姥山等,也体现出这些山最初被认为是地母的神体,也就是蛇的身体。
因为山与蛇的关联,在六朝的佛道勃兴中,出现了很多与蛇相关的传说。
东晋南朝的佛道二教勃兴,伴随着僧、道与江南山区的原始巫教作斗争的过程,所以杀蛇就成了高僧、高道战胜原始巫教的象征。如南朝梁慧皎的《高僧传》,就记载了胡僧安世高驱杀蛇神的故事。这位蛇神是宫亭庙神,又称庐山君,是南朝豫章郡有名的原始动物神,既是蛇又与庐山联系,可见其本身是庐山的化身,最初是庐山地区的地母。这个蛇神跑去骚扰安世高,被安世高用佛法驱走,后来死于野外,显形是一条蛇。这个故事真假不论,体现的其实是佛教战胜庐山的巫教,佛寺取代巫教的神祠。
僧、道二教内部的竞争,则让他们彼此编造对方名人被蛇吃掉的故事,来打击对方。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是道宣在《广弘明集》里面编造的张天师被蛇吃掉的故事,意思是道教的法力不行,斗不过史前巫教。
蛇从史前尊贵的地母演变到可以被人类消灭,对应的是地母堕落的过程,而这个过程又与史前女性的地位下降同步。今天的考古学已经证明了史前没有大面积的母权社会,但是女性一度因为能够生育而被视为具有神力。原始人最初不知道男性跟生育有关,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感生神话,认为是神秘力量进入女性体内导致的生育,女性宗教地位颇高(宗教地位不等于政治权力,即使女性做部落首领,权力通常也掌握在其兄弟手中)。但后来人类开始养狗,因为狗的生育周期只有两个月左右,远比人类要短,这让人类发现了雄性在生育中的作用。之后女性的宗教地位也日益丧失,与女性关联的地母也从尊贵的万物之母演变为丑恶的妖怪。
这方面有不少例子。如古代两河流域的地母提亚马特。巴比伦崛起后,提亚马特在巴比伦神话中已经变成丑恶的蛇妖,被巴比伦城的主神马杜克消灭,事后马杜克将她肢解,用其尸体创造了世界,更佐证了其地母的地位。希腊神话中,被英雄珀尔修斯杀掉的蛇发女妖美杜莎,是地母盖娅的孙女,本身应该也是一小片区域内的地母。《圣经》中,蛇是引诱亚当和夏娃犯下原罪的罪魁祸首,但蛇能出现在人类诞生伊始的伊甸园中,正说明其具有化生万物的地母意蕴。日本的魔王八岐大蛇(就是日本《无双大蛇》游戏的BOSS远吕智),身躯被描绘为八座山峰八条山谷,可见其躯体也是山,最初也是地母,后来被日本的神明素戋呜尊杀掉。中国东晋有李寄斩蛇的故事,乡人要把小女孩李寄投喂给一直祭祀的大蛇,但李寄苦练武艺,最终将大蛇除掉。这条大蛇应该就是本乡本土祭祀的地母,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十分式微,所以地母才会被小女孩杀掉。
从史前巫教的角度把一系列古代神话和传说串联起来,可以清晰地看到地母蛇神堕落成妖怪的过程。理解史前观念,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和文化的变迁,甚至中古以前的政治史都有很多被忽视的巫术因素等待我们发掘。
蛇虽然现在不被看好,但曾经是非常尊贵的,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祝大家蛇年快乐、蛇来运转、巳巳如意,而不必觉得蛇很丑恶。
• 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彭治宇
责编 辛省志